人才兴则院兴,人才强则院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对黔南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公正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
不久前,在黔南法院青年干部座谈会,来自各岗位的29名青年干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实现黔南法院高质量发展踊跃发言,谈体会、谈认识、谈感悟,充分表达了新时代青年干警的心声和夙愿,展现了青年干警朝气蓬勃、务实担当的精神面貌。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朝国寄语说,青年干部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希望青年干警努力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近年来,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围绕如何法院通过“强基”和“赋能”这两个点助推人才队伍强院工作;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与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过硬法院队伍,不断提高全州法院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
聚焦强基固本 为人才强院提供有力支撑
法院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支撑。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立足现状,着力挖掘潜力,从铺平路子、搭好台子、抓实里子三个方面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铺平路子,提升内设机构配置。针对基层法院科级职数少、向上选拔培养干部基数小的实际,两级法院着力加强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对接,全力将基层法院内设机构负责人统一按副科长配备,有效缓解优秀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储备不足等问题。目前,12家基层法院已经有8家全部解决,1家部分解决,另外3家正在积极协调中。基层法院内设机构负责人职级的提升,进而促进了班子成员职级的提升。目前,12家基层法院副院长已经基本实现正科级配备。
搭好台子,促进干部梯次培养。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面对干部培养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内部轮岗、交流挂职等形式,及时为干部“量身定制”成长路径。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内部轮岗科级干部29人、全州范围内交流培养25人。同时,根据现有两级法院班子配备情况,针对2026年可能涉及调整的班子成员,已按照至少2:1的数量进行了储备。
抓实里子,提升政工业务能力。坚持把抓政工干部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强院的基础工程,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对制约全州法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召开全州法院政治部主任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全力从提升政治部工作质量的角度,为做好人才强院工程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赋能成长 为人才强院增强内生动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聚力打造选才育才用才全新体系,为干警综合素能的结构性优化全链赋能,以“人才兴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坚持把工作成效好与不好定性在人员的综合素质上,力争通过“赋能”让现有人员发挥最大效益。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政治忠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政治轮训等载体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持续巩固“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成果,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小积分”促进党建与业务“大融合”。“正义防线”品牌成功入选州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得到中央、省主流媒体关注。高质量举办“从政治看、从法治上办”案例讲评活动,集中讲评案例11个。
聚焦提质增效,提升司法能力。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帮扶与协作协议,创造人才培育良好环境。依托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干警积极参加培训8000余次。注重优秀年轻干警培养,开展资深法官和青年法官、法官助理“1+1”结对带教15人。成功承办第三届新时代法治贵州论坛,协助省高院举办第四期执行工作研讨会和第二届贵州省破产法应用法学征文,举办“文峰论法”实务研讨活动3次。探索将书记员职能事务集约管理,实现了审判辅助事务质效大幅度提升。
营造干事氛围,激发内生动力。优化审判业务领军人才梯次递进培养,评选州级审判业务骨干21名。发挥领军人才引领作用,为业务条线干警授课8期。开展“精品庭审、精品裁判、精品案例、精品调研”四项工程,向上报送高质量征文60余篇,中标全省法院重点课题2个、青年课题3个。3个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选为典型案例。健全考核评级机制,持续深化人才分级分类考核,抓实考核成果运用,让有为者有位,付出者得实惠,主动干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力宣扬身边先进典型,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陈福江荣获省高院作为“全国模范法官”人选推荐上报最高院。
通过“强基”与“赋能”,人才强院工作取得新成效。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明表示,将持续督促指导基层法院深化人才强院工程,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强化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合理构建老、中、青培养使用格局,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持续深化“一对一”“传帮带”工作机制,帮助年轻干部提升业务能力和解决“急难险重”问题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