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审判律讼 > 正文

《贵州法治报·法院周刊》| 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全省法院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来源: 贵州法治报 2024年05月24日

  5月中旬,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害人小叶(化名)在剑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帮助下,获得了4万元司法救助金。此前,小叶父亲犯罪服刑,母亲出走杳无音信,祖父母均已离世,小叶只能跟随外出务工的姑祖母到广东佛冈生活。剑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妇女联合会与佛冈县人民法院、佛冈县人民检察院、佛冈县妇女联合会共同合作,成功跨地区救助帮扶未成年的小叶。


  在救助过程中,剑河法院向黔东南州青鸟公益联合会给小叶申请到助学金,对小叶进行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资助,解决了小叶的教育问题。在成功实施救助后,两地还签订了《跨地协作救助帮扶计划书》,形成了“跨区域、多方位”的救助模式。


  这起救助,探索建立了新的司法保护机制,也是全省法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范例之一。


  近年来,全省法院不断推动新时代少年法庭审判工作开创新局面,在推动少年审判机构及机制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培育审判专业化力量、构建专业化审判机制,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工作融合发展的“三审合一”审判机制,筑牢“六大保护”屏障,以司法实效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网。


1716511961142080.jpg


  三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


  贵州法院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能力水平,依法保护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聚焦贵州未成年人保护特色,积极响应党中央及最高法未成年人保护的精神,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11月14日,设立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统筹全省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全省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保护案件的审判执行,以及涉未成年人司法文件的制定、典型案例编发、制发司法建议、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


  同时贵州法院积极开展先试先行,在省高院和9个市州中院实现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全省三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在中基层法院通过单设、挂牌等方式共设立专门审判庭33个、合议庭72个,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机构26个,明确专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法官144名。


  在少年审判机构及机制建设落地的基础上,从未成年人审判归口统一之下挖掘培育审判专业化力量、构建专业化审判机制,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工作融合发展的“三审合一”审判机制,促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省高院还设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家事制度深度融合工作专班,将案件审理、指导督导、谋划调研、协调协同等职能一体化融合,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高度专业化建设。


  此外,贵州法院已在全省辖区法院逐步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其中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是中级法院独立建制代表,也是贵州省中级法院首家独立建制、“三审合一”的少年法庭,通过打造“家事调解室、少年法庭”等特色载体,依法受理未成年人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通过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聚焦普法进校园、判后答疑等形式,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从倡导性安排上升为硬性要求


  今年3月11日,在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要求全省法院认真落实省高院党组部署,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从倡导性安排上升为硬性工作要求,把由各地自由探索实施的软目标变革为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持续筑牢“六大保护”屏障,推动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谈及这一变化背后的考量,省高院民一庭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参与国家治理、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贵州有大量留守未成年人、流动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的现实困难,全省法院更应当加大关爱保护力度,强化分类保障;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未成年人特殊性保护的必然要求,通过强化审判指导、统一裁判尺度,确保每一起未成年人案件的裁判彰显公平正义、符合人民期待;这是强化使命担当、做好新时代未保审判工作的必然要求,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特殊性,探索未成年人司法特色的诉源治理、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由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员办理,以此保障理念、工作方式、法律政策执行标准的专业化,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此外,全省法院积极打造与学校联动普法的“司法护未·平安黔行”品牌,推动未成年人审判法治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坚持用法治文化浸润少年心,经常性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我是小法官”等各类主题性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法院,面对面与法官进行互动交流,零距离感受法治权威、感悟法治文化,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沟通联系,积极探索联动普法机制。充分挖掘法院案例资源,精选典型案例,通过模拟法庭、巡回审判、旁听庭审等方式,把鲜活的案例变成普法教育课堂,让案例活起来、动起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做好互动式普法、通过主题设置、问题牵引、环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积极与法官交流,让学生从“听”到“讲”,渐次深化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理解,通过聘任小小法治宣传员等,引导学生从倾听者到宣传者的转变。


  目前,全省各级法院均逐渐搭建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如遵义法院“红城有爱、法护未来”,安顺法院“安法护航·法治研学”,黔东南法院“法润苗乡侗寨守护少年的你”,黔南法院“元纽扣”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


  持续筑牢“六大保护”屏障


  全省法院持续筑牢“六大保护”屏障,全力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筑牢融入家庭保护屏障。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一环,全省法院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助推家庭教育促进法发挥实效,发挥家庭监护基础作用。特别是在抚养、教育、监护等案件中,全省法院积极通过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令等形式督促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省高院联合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妇联、省关工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面保护。


  筑牢融入学校保护屏障。全省法院积极组建普法队伍赴学校开展宣讲,以交通事故、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消费、未成年人人身损害等作为法治宣传重点,促进形成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助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质化运行,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在学校法治教育、安全管理、学生保护、预防犯罪、教育惩戒、依法治理等方面作用。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有1458名干警在1507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筑牢融入社会保护屏障。全省法院以监护侵害和监护缺失为重点,加强与其他单位协调联动,对办案中发现的监护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或者因不履行、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致未成年人处于危困状态等行为及时干预。制定下发了《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三到位”,即调解到位、挽救到位、帮扶到位,稳步推进留守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建立依职权启动、未成年人优先救助、联动救助、救助金使用管护、回访等五项机制,积极帮助未成年当事人摆脱生活困境。据统计,2018年至2023年,全省法院依法审结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307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851.69万元,决定给予司法救助案件比例达94.79%。


  筑牢融入政府保护屏障。全省法院与教育局、司法局、公安机关、妇联、未保办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涉案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从业禁止制度,落实《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性侵犯罪专项行动,推动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妇联组织等部门协作,多层次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


  筑牢融入网络保护屏障。全省法院以司法建议、部门联动等形式融入未成年人网络治理,通过加大侵犯未成年人信息权益等案件处理,促使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网络治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技术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从严打击网络背景下“线上+线下”“隔空猥亵”“网络诈骗”等各类新犯罪形态。


  筑牢融入司法保护屏障。省高院民一庭负责人透露,在筑牢“六大保护”屏障的基础上,省高院将推进固本强基、法治副校长制度运行实质化、法治素养提升等十大行动,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龙立琼
编辑 杨阳
未成年人;屏障;法治;家庭教育;普法;法院;保护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