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审判律讼 > 正文

雷山县法院发出全省首份“老年版”调解书——扫码讲苗语 字大很贴心

来源: 贵州法治报 2024年04月09日

  “字大,还会讲苗话,太贴心了!”近日,雷山县一对七旬夫妇收到雷山县人民法院发出的矛盾纠纷调解书,情不自禁地为工作人员的周到服务点赞。


  据悉,这份由雷山县人民法院出具的全省首份“老年版”调解书,不仅放大了字号,而且还用苗语录制了法律文书的语音版,极大地方便了老年群体的阅读和收听,用心用情诠释了司法为民的真谛。


微信图片_20240407163841.png


  七旬老人倒“苦水”


  2024年3月初,一对步履蹒跚的夫妇急匆匆走进雷山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法官唐云清还来不及了解情况就被张大爷一把抓了个正着。


  “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虽然有五个子女,但生个病都没有人照顾……”没等唐云清开口,大爷的“苦水”一下就倒了出来。而旁边杵着一根拐杖的赵大娘更是抬手拭去情难自禁的眼泪。


  原来,已经年过古稀的张大爷和赵大娘育有两儿三女,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长大,子女相继成婚出嫁,均外出生活。


  时光荏苒,独自生活在农村的夫妇俩年事渐高,收入有限,多次生病住院,花光了不多的积蓄。夫妇俩没有办法,只能向子女讨要生活费。


  未曾料想,五个子女无一例外全部拒绝。据老人称,长子张伟(化名)不仅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甚至在言辞和态度上反应激烈。


  鉴此,夫妻俩遂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现场调解为“和乐”


  唐云清一边仔细倾听夫妇俩的诉求,一边仔细审查起诉书,可是其中的几处关键点夫妇俩都“默契”地避而不谈。唐云清觉得其中蹊跷,似乎另有隐情,于是请夫妇俩先行回家。


  送走夫妇俩后,唐云清联系五名子女,仔细询问何故都不愿意给父母提供生活费,终于抓住矛盾根源,厘清关键问题。


  “这不巧了?”唐云清一拍手,先前正在思考的调解“新招”——“和·乐”调解法,对该起家庭赡养纠纷简直可以说是“对症下药”。


  3月28日,经联系双方当事人,唐云清组织老夫妇及其子女开展调解。


  “小唐,你一定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子女不尽孝,我们太难了……”


  “你们别乱讲,我们兄妹哪里不尽孝?”长子怒斥赵大娘,转而向唐云清辩解道,“唐法官,你听我说,真的不是我们不愿意给爹妈钱用,是他们不会管钱。”


  原来,夫妇俩在农村独自生活,却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未能参加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反而培养起打牌的习惯,以及参加“斗鸟”“斗鸡”等带有小彩头的“活动”。


  “和·乐”调解法是雷山县人民法院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分为“融情、融理、融法”等,即将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些民间故事、做人道理编成易理解传诵的顺口溜。


  调解中,唐云清先引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典故,唤起两辈人之间的血脉温情,再向夫妇俩阐述关于参加赌博违法活动的法律后果;同时,亦向子女解读《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的法律法规。既指出老夫妇俩的“不良”行为,也责怪子女陪伴不足是关键原因。


  “一劝世间老年人,人到老来数不清。子女各有子女累,莫要开口就骂人。二劝世间子女们,永远要孝父母亲。生活再忙再辛苦,莫丢父母冷冰冰……”


  见双方逐渐情绪稳定,开始反思,唐云清趁热打铁,念起“和·乐”调解顺口溜。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五名子女自愿每人每月向夫妇俩提供500元生活费,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夫妇俩向子女保证今后会摒弃不良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爱好。子女也向夫妇俩表示,几兄妹会轮流陪伴父母,养老尽孝。积怨冰释,心结得解,这个大家庭终于再次把手紧握在了一起,其乐融融。


微信图片_20240407163852.jpg


  人文关怀有新招


  圆满调结张赵夫妇与其五个子女赡养费纠纷一案,按照程序,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


  “这个字实在太小了……”就在签订协议时,张大爷将脑袋努力凑近协议,还是难以辨认上面的字。赵大娘更是红起脸在一旁念叨:“你靠近点嘛……”


  年过古稀的苗族老夫妇使用苗语低声交谈,作为“双语法官”的唐云清留了心。


  “做实为人民司法,体现在法院工作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一味刻板守旧,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和期待的。”唐云清说。


  “无论是诉前调解还是民商事审判,老年人在年龄结构中的占比逐年增长。这证明受益于法治宣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懂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法律文书统一的字号对他们来说并不友好,看起来会十分吃力。而且,我们这边的老人大部分都不识字……”送走老夫妇俩后,唐云清的助理小余感慨道。


  听在耳边,记在心里。唐云清一个念头升起——再做一份特殊的“老年版”调解书给他们送过去,不识字,那就录音!而且,用他们熟悉的苗语,配套一个苗语“语音版”调解书!


  想到就做,考虑到法律文书的专业性、严谨性,一些词汇苗语并没有对应的表述能“完美翻译”,唐云清遂召集院里三名“双语法官”,共同讨论如何将调解书准确用苗语阐述清楚,经过字斟句酌地商议甚至争论。


  “就连地名的使用我们都反复考虑了好久。”唐云清告诉记者,在苗语版的调解书录音中要反复使用到“雷山”二字,但当地苗族同胞都习惯用苗语“种雄”(音译)来称呼,且突然提到雷山,这些老年人还需思考片刻后才转过弯来。于是录音中所有的“雷山”都用“种雄”代替。最后录音时,也修改了七八次后才最终定下来。


  3月29日,唐云清和雷山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一行来到张大爷家,把这份特殊的调解书送到了张大爷和赵大娘夫妇手中。


  这份调解书,不仅左上角印了一个“老年版”标签,字号尤其大,末尾还附有一个二维码。


  “好!这个好啊!字大!”收到这份调解书后,张大爷笑逐颜开,再次核对起协议约定事项。


  “公,奶,你们拿你手机出来,我教你们怎么听语音!很简单的,就像平常扫码支付一样……”小余手把手地教授老夫妇俩操作,他们认真聆听通过扫描二维码呈现出的录音。


  张大爷一边听,一边点头认可,但是听完一遍后,赵大娘却露出愁容发问:“余妹,这个只可以听一遍吗?”


  “奶,再想听,就再扫码!一直都可以听,听出有什么问题了还可以直接给我们打电话。”


  “字大还会‘讲苗话’,小唐法官,你们这份调解书太贴心了!”顾虑打消,赵大娘当着法官的面,反复自行操作了数次后向唐云清一行竖起大拇指。

廖尚海 唐钰 韦宇
编辑 杨阳
调解书;调解;雷山县;人民法院;录音;苗语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