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李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成绩和运动习惯缺乏应有关注,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一些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上具备天赋的学生也得不到重视。
《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近日表决通过,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及: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倡导学生每天参加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这对于呼吁人们多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十分强烈的现实必要性。
媒体评论
开足开齐体育课 保证学生校内锻炼时间
光明时评:鉴于学生在校内的时间更长,要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锻炼满1小时,校方对校内体育活动的安排就理应更充分,开足开齐体育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需要制订排课方案,增加校内体育课时量,比如每天或隔天安排一节体育课,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合理增加课间操、晨跑等体育活动补足每日运动时长,尽可能充足地保证学生在校内的体育锻炼时间。
“每天锻炼一小时”别再打折扣
北京晚报:体育素质的达标不仅要落实到分数上,成为学生前进的驱动力,更应该成为青少年自觉的生活习惯。不占用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打折扣,也应该成为对校方考核的指标。当然,更要防止把体育课应试化,只针对那几个考试科目单一练习,把原本丰富多彩、乐趣横生的锻炼变成了另一种刷题,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在成年后主动远离锻炼,与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背道而驰。
“每天锻炼一小时”关键在落实
■ 何勇
实际上,为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国早就出台了中小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相关规定。早在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此后,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多次发文强调,“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体育法》更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法律明确了中小学生“校内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权利,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保障中小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校内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的中小学生却不多,课间十分钟变得静悄悄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有的中小学校体育课被挤占现象依旧存在,体育老师“生病了”仍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小学校园生活的共同记忆。
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关乎到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到祖国的未来。近年来,青少年儿童体质下滑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均比2020年上升。中小学生体质没有打下扎实基础,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更为严重。前不久,新华社记者走进一些高校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堪忧。很多男生做引体向上非常吃力,立定跳远跳不远,不少学生短跑爆发力不足,存在“长跑恐惧”。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学校不组织学生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家长不支持孩子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因此,保障青少年学生的锻炼权,充分保证中小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法律法规和红头文件,而是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真正由纸上走向实地,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建立“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问责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学校落实中小学生锻炼权的监督和管理,对没有充分保证中小学生“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学校,对体育课打折的学校、老师,要严肃追责问责。
另一方面,创造“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社会环境。首先,政府、社会应建设更多免费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运动场所,体育馆、大中小学体育场地要免费向社会开放,方便中小学生就近在家门口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学校和老师应按规定给中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控制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量,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让中小学生有时间参与校外锻炼。再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支持孩子在放学之后、节假日里进行体育锻炼一小时,而不是逼孩子在家写作业。
用科学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引领学生锻炼
■ 李英锋
近视程度居高不下、肥胖指数不断攀升、体测数据明显下滑……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让社会各界产生焦虑情绪,人们开始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可谓操碎了心。这方面的法律、政策要求、措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刚性。《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教育部要求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锻炼一小时;上海等地通过地方性法规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推动中考体育分值不断上涨,有些地方的体育分值已达100分;高校也普遍把体育科目列为学分必修项,有些高校甚至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游泳等体育技能……这些要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体育教育的“上位”,也提升了社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然而,揆诸现实,还存在着初中体育教育应试化、校外体育培训功利化、体育教育考核不连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学生体育锻炼方向模糊、体育兴趣缺失等问题。不少教师或家长担心学生的健康安全,不敢放手让学生参与相关项目的体育锻炼,或怕体育锻炼耽误文化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成绩,不愿意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很多初中生的体育锻炼都围着中考这根指挥棒转,体育锻炼只为中考周期服务,考哪项练哪项,随着中考结束,体育锻炼也渐渐荒废。在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繁重,升学压力大,且高考没有体育考试,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只停留在课程表上,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强度都严重缩水。而大学时期,尽管高校有体育课、体育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按要求严格进行体育锻炼,而是糊弄了事。
笔者以为,应通过科学连贯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引领学生体育锻炼。体育教育评价机制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指挥棒、“兴奋剂”。前不久,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评分标准》明确,从2024年开始,北京体育中考适用“达到良好即满分”的原则,放宽优化了体育考试项目的满分标准。加之此前已实行的体育中考项目“22选4”,北京体育中考淡化了应试和分数色彩,减轻了学生的体育考试压力,也给了学生更多体育锻炼选择,有助于引导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更轻松、自然的心态回归体育锻炼的真谛,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锤炼学生体育技能,这对于体育中考改革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中小学对某些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掌握了体育锻炼的基本技巧,可能就会养成长期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其实,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应该针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身体发育特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同时,注重科学性、基础性和公平性,建立适度宽松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健康生活习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