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地方动态>贵阳市 > 正文

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聚焦群众所需所盼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2024年07月05日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积极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三位一体建设,下足“绣花功夫”,聚焦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织服务群众网络,积极解决乡村治理难点与痛点问题,切实提高网格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网格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耕地整治、粮食安全工作。


fa2f96d84f86c6f8d8a5bd4c058887f2_img_236_199_320_179.png

鸟瞰乌当区下坝镇一角


  近日,记者走进下坝镇下坝村小坝组,一条宽阔蜿蜒的机耕道展现在眼前,顺着新开挖的机耕道,穿过树林,跨过小溪,草长莺飞,绿树如茵。走进小坝组大冲的农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长廊,绿油油的玉米苗挺着粗壮“腰杆”,似乎在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修路是致富的“牛鼻子”


  小坝组现有村民50户188人,大冲是小坝组土地集中连片的地方,该片土地,土壤肥沃,地块平整、水资源丰富。对于村民来说,土地不仅是衣食需要,更是力量的根源,感情的依托,心灵的根基。


  从土地分户到现在,由于山路崎岖,出行生产劳动不便,去大冲干农活,村民都是靠人背马托,肩挑背扛。


  近年来,由于年轻人进城务工,加之道路不通,该片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村民迫切希望能挖通小坝至大冲的机耕道,有效发挥耕地,确保耕地不减少,粮食有保障。


  去年以来,下坝村村支两委、网格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粮食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多次到小坝组召开“院坝会”,收民意聚民生,研究解决小坝至大冲机耕道问题的办法。


  网格员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小坝村民的“诉求”,与党员、村民代表、联户长多次沟通商讨,形成了干部积极发动、党员率先垂范、群众主动参与,群策群力,自发筹款修路的想法。


  想法明确后,在下坝村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建设新模式,汇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有效解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集资是修路的“金点子”


  “国家公益林补助款,以往发到组以后,都是按照分田人口,发到了各家各户,有的时候发放不均,群众还有矛盾。”联户长朱德华说,自从他担任联户长以来,与大家共商共议,国家政策那么好,国家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按照分田人口,每人才130元,也做不了什么事,用了就用了,不如我们积少成多,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发到我们组的公益林补助款存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搞我们组的道路、环境卫生等集体公益事业。”


  朱德华说,刚开始有村民反对,说这是村民自己的钱,为什么要拿出来修路?


  针对这一情况,朱德华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谈思路、说想法,激起了群众不等不靠,靠自己出资挖路的热情。很快,群众纷纷表示,同意用“公益林补助资金”用于开挖小坝至大冲的机耕道,有的村民甚至表示,只要这条路能修通,不要说用我们的公益林补助款来修路,就是个人出资都愿意。


  “说了就算定了,大家就着手干。”网格长龙勇立即召集小坝组有威望,信誉度高的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集资修路工作5人小组,修路工作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从2024年2月开工,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奋战,挖通了小坝至大冲的机耕道,村民们的脸上都流露出久违的笑容。


  共治是发展的“好路子”


  据了解,此次修路是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下,大家秉承不等不靠的思想,村民积极主动、自发参与,不管是在外的乡贤,还是在家务农的人员,都积极响应。


  随着小组的村民踊跃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共集到资金6余万元,修路约1公里,受益农户50户188人,覆盖300余亩农田,提高了村民们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真正做到把饭碗牢牢端在村民自己的手上。


  如今,小坝组的村民到大冲种地,往日的人背马驮、泥泞满身溅的场景已不复存在,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走在乡间小道感慨万千,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在朱德华带领下,小坝组的群众,充分发挥了“不等、不靠、不要”的自力更生精神,激发联户群众活力。


  本着共治的发展理念,村民们凝心聚力搞公益事业,真正实现了“共商、共议、共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小坝组的全体村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极解决了路不通问题,主动探索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张斌 陈生
编辑 周止戈
村民;修路;联户;网格;基层社会;粮食安全;公益林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