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网 > 地方动态>毕节市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努力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示范样本——法治毕节示范创建显成效

来源: 贵州法治报 2023年12月05日

  毕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心关注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讲话关心关怀。2018年,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国务院2次给予重大政策支持,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让毕节发展按下了“快进键”、驶入了“快车道”。


  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毕节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2021年,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将“法治毕节”创建升级为“法治毕节示范创建”,为法治贵州建设探新路。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明确要求毕节努力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层示范样本。


  近年来,毕节市紧紧围绕“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示范样本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5093257011dbf2481bfa622a1b292d06_img_280_392_459_306.png

优化城市与草海“城湖一体”的自然形态,“高原明珠”逐绿前行


  把稳“方向盘” 锚定目标建体系


  “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取得的成效,离不开省委把方向,定目标建体系。”毕节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7月,贵州省关于推进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印发《关于建立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实施机制的意见》,提出“通过示范创建为法治贵州建设探新路”的目标任务。2023年3月,省委依法治省办通过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成效,梳理存在的问题,再次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毕节示范创建的实施意见》,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健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转化、市县党委推进法治建设、探索推进法治乡镇建设、推进落实法治毕节示范创建”4个机制,找准“行政执法监督、民主法治示范、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多元解纷、抓实法治督察”5个切入口,形成“4+5”工作体系,纵深推进法治毕节示范创建迈上新台阶。


  打好“组合拳” 压实责任抓成效


  “毕节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法治贵州建设10个关键性结果性指标,制定打造‘七个示范样本’深化示范创建的实施方案,打好‘学、督、考、述、责’组合拳,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制落地见效。”毕节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同志说。


  “以学促建”增强法治思维。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清单、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创办“法治毕节讲台”,条块结合、线上线下全覆盖推动法治素能专题培训114场、领导干部上讲台173场,坚持“七个纳入”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以深化法治示范建设为抓手,组织广大国家公职人员开展法律知识测试,推动全市16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参学率、考试合格率均达99%以上。


  “法治督察”强化压力传导。充分发挥法治督察的督促推动作用,出台《毕节市法治建设督察工作规定》《毕节市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制定法治毕节示范创建指标155项、法治政府建设指标100项、法治社会建设指标88项,聚焦制约法治建设痛点堵点推进真督实察,发现和推动解决法治建设方面短板问题1037个,法治督察经验在全省性会议上交流推广。


  “法治考核”激发创建活力。坚持把抓法治与抓党建、抓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把全市80家市直单位纳入法治建设考核对象,制定年度考核方案、细化考核指标,法治建设考核在本地高质量发展及年度党建成效考核占比提升至10%,实现考核结果与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及领导干部个人考核相挂钩。


  “年度述法”促进责任落实。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将“法定职责”明晰化,将“工作要求”清单化,建立述职述德述廉述法“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全市115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实现全覆盖,通过开展年度述法、专题评议,形成“述法—评议—反馈—整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错案问责”倒逼依法行政。率全省之先出台《毕节市行政错案问责追责办法》,紧盯行政复议及行政案件高发、败诉率纠错率偏高的部门和系统,采取“统计分析+专项说明”形式,强化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整改,落实责任倒查,精准用好问责利器,促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2022年以来开展行政错案责任倒查313件。


  找准“切入口” 突出重点作示范


  作为48位出租车经营者的代表,王师傅一大早就来到大方县司法局的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投诉有关部门在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权时审批超越时限,以及相关部门要求出租车经营者签订的协议存在乱作为情形。


  “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我们签订协议,才给我们办理经营权过户手续。我们觉得协议不合理,就来司法局申请执法监督。”王师傅告诉记者,“后经协调,相关部门及时为我们办理出租车经营权过户手续。我对大方县司法局的执法监督工作点赞。”


  日前,毕节市行政复议听证室成功化解一起行政争议,当事人现场提交了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书,并向行政复议人员表示感谢。原来,该申请人不服某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毕节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行政复议人员充分考虑争议的特殊性,会同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化解员组织化解,经充分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申请人同意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该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以上这些,是毕节市找准“切入口”,突出重点作示范的真实事例。


  毕节市紧紧围绕探新路、走前列、作示范的目标,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毕节示范创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全力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2022年成功荣获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


  刚性监督促进规范执法。2022年6月,在司法部关心支持下,毕节作为贵州省唯一市州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出台《毕节市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方案》,细化明确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六大监督”职责和任务,构筑联动性监督体系,从强化前端防范、中端管控、末端治理“三个维度”,明确“案件评查、案件回访、统计分析、专项说明、执法年报”等11项具体手段和措施,推动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法治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机衔接,形成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累计评查执法案卷66批次8093件、跟踪回访8901件,推动整改执法突出问题610个,办理执法监督案件222件,督促撤销、改变原行政行为146件。


  体制改革打通执法梗阻。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市本级形成“一支综合执法队伍”为核心、“十一支专业执法队伍”为支撑的执法格局,县区实现局(队)合一管理,全市配备执法人员8810人。稳妥推进赋权乡镇试点,充分考虑“基层管理迫切需要”和“承接能力”,选取全市经济相对发达的32个乡镇(街道)分类赋予34—119项不等的处罚权限,整合基层站所、派出机构执法力量,成立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打通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坚持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建立分类检查、不予、免予、从轻、减轻、从重处罚“一目录五清单”,积极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推动“单一执法”向“管理服务”转变、“刚性执法”向“柔性管理”转变。


  复议改革实现争议化解。2023年以来,毕节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把“畅通复议渠道、转变复议模式、推进复议听证、加强全程调解”作为改革重点任务,成立市、县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在全市276个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打造标准化行政复议听证室、远程调解室,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当决则决”的原则,变以往“书面审”为“实质审”,通过实地调查、公开听证审理方式,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行政复议质效明显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增幅达27.4%,审结率上升49%,调解终止率达47.5%。


  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各方面监管平台数据的联通汇聚,推行行政执法APP掌上执法,探索“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打通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法治贵州云试点,在金沙县综合执法局部署运用贵州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平台,从线索受理、立案审批、法制审核、文书出具、送达执行、卷宗归档等环节实现网上全程留痕、闭环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执法水平明显提升,该局连续三年保持诉讼“零败诉”、复议“零纠错”的良好局面,2022年荣获“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称号。


  交出“合格卷” 增进福祉守初心


  “我们小区的电梯经常坏,每次维修都要十天半个月”“小区电梯里面没有手机信号,每次发生事故时被困人员都会感到十分害怕和惊慌”“物业和维保公司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修”……日前,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兰苑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正在进行,社区干部、物业服务公司、电梯维保单位和业主代表等围绕近期起草的《毕节市电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起草人员边听边记,不时对参会人员进行详细了解和询问。


  这是毕节市为深入推进民主立法,在全市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34个,31个行政立法联系点,对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通过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吸纳民意,使立法过程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民生立法,还是“放管服”改革等工作,毕节市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加快民生立法保善治促发展。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突出“小切口”“小快灵”,健全完善地方立法工作体系,实现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2021年以来,紧密结合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需要和实际,毕节市先后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9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贵州的唯一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起国家立法直通车,为法治中国建设积极贡献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毕节智慧和力量。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出台《毕节市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创新推出“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实行“便民服务5+2周末办事不打烊”,“五减”服务机制实现开办企业1日办结,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启动“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一网通办”,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信用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三创”带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以“三创六率六防止”为抓手,以县域为主战场,以企业和学校为重点,以村(社区)为落脚点,采取建立一个指挥体系、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做好一次摸底排查、统好一张问题台账、搞好一次督查督导、开展一次三方评估“六个一”工作法,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创建“守法普法示范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文化示范单位(企业、学校)”,加快推进治社会建设。两年来,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126个,占2021年之前创建总数的77.5%,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7个、法治教育基地104个、法治长廊172个、法治广场405个。2023年,采取市县联动共建、择优倾斜打造方式,推荐3个县区、35家企业和学校、414个村(社区)参与省级示范命名,成功创建后覆盖率将实现大幅提升。“我们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依法依规履行村务管理职责,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们村已经没有矛盾纠纷,没有上访人员,没有发生命案事件了。”提及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建设工作,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仁兵说。


  “四项”培育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强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建立基层人民调解组织4090个,配备人民调解员1.9万名,两年来化解矛盾纠纷4.65万件,化解成功率达97.35%,位列全省前列。充分发挥基层“五员”功能作用,培育法律明白人2.1万名、农村学法守法示范户3200名,村居法律顾问配备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两带三治”“七人议事”“五联五化”社会治理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肯定,“警务两会+十户联防”机制在全省推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毕节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同志说:“没有高效能的基层社会治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发展。毕节将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入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作出毕节贡献。”


  砥砺奋进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毕节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持续巩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层示范样本,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作出毕节贡献。

黄祖祥 郭正元
编辑 杨阳
毕节;法治;示范;法治建设;执法;习近平;行政复议;法治思想;基层

图片新闻